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2020-01-30 15:30

病毒.png

武汉肺炎因其病毒外形特征被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截至2020130日,已确认罹患肺炎病例已达到7742例,疑似病例也达到12167例。传染地域涵盖中国全境,作为老百姓,如何在当下保护自己,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关于武汉肺炎,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武汉肺炎的传播途径,这样我们在日常生活的防护才能行之有效,真正起到保护自身及家人的目的。

目前据卫生部门披露。武汉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早已为大众所知,但很多人的了解仅是流于表面,认为只要不面朝或靠近潜在携带者,身边无人咳嗽,就能避免飞沫传播。因而,即便是武汉封城的一周后,从一些深入武汉的自媒体人的节目可以得知,在武汉街头仍有不少人并未佩戴口罩。

首先关于飞沫传播,我们应该推翻的误区是只要人与人在2-3米范围外,就不用担心咳嗽或喷嚏引起的飞沫传播这一错误看法。

实际上国外一栏节目《流言终结者》就曾验证过人在打喷嚏时,口腔喷发而出的液滴最远传播达8m;另一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曾通过实验验证咳嗽或喷嚏造成的飞沫是如何散播的。

喷嚏.jpg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喷出的液滴并不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真正的传染源是那些不容易被察觉的小液滴。大液滴的传播距离只有1.2米,小液滴却可以达到2.4米。

研究的负责人约翰-布什说:“当你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你能看到飞沫,或者当其他人对着你打喷嚏时,你能感觉到飞沫的存在。但是你看不到无影无形的气相的物质。气体云产生的影响,是促使个体液滴抵达更远的地方,尤其是那些体积更小的液滴。”

研究人员发现,咳嗽或者打喷嚏产生的更小液滴在气体云的帮助下运行的距离,可能比它们作为不连续的粒子群体(以前的评估进行的假设)运行的距离远5到200倍。这些液滴在空中飞。

咳嗽或者打喷嚏是一个“多相湍流浮力云”,因为在它的有效载荷——液滴掉落下来,被蒸发成固体残渣以前,气体云与周围空气混合在一起。

通俗来说,咳嗽或喷嚏引发的飞沫会同空气中的水气混合起来漂浮于周围。尽管现在关于武汉肺炎能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还未有定论,但科学家普遍将之与H1N1做对比,前者在空气中可存活2个小时,特别如果是潮湿低温空气,这类流感病毒存活的时间更久,甚至可达1-2天。

这意味着,只要某公共场所存在携带者并在此打喷嚏或咳嗽,飞沫携带病毒就有可能感染后来的健康者。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公共场所,在无纸巾的情况下,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如果这样做,飞沫会透过手指缝扩散到大气;正确的动作是用手臂挡住鼻子上方,头朝下打喷嚏或咳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飞沫扩散至空气的数量。

姿势.jpeg

在疫情爆发不久,就有些受感染者表示,他们佩戴了口罩,却还是难逃感染的噩运,后来医护人员发现了武汉肺炎的另一种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接触传播,并非指的是人们用手等人体皮肤接触患者或是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就会引起感染,而是人们在用手接触病原体后,又反过来用手接触眼部/鼻腔/口腔这些粘膜位置,才会造成很大患病风险。因而只有粘膜和病原体的接触才会有致病风险

基于病毒传播特性,那么就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防护措施:

1.   洗手

在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往公共场所,聚会见面,握手等场合后均要洗手后再接触口眼鼻这些关键部位。具体洗手方法应采用“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2.   口罩及护目镜

口罩只能屏蔽呼吸道的传播,在已知病毒存在接触传播的事实前,出行前除了佩戴合格口罩,通过佩戴护目镜等设备对眼部进行防护,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3.   一次性手套

频繁使用公共交通或出入公共场所的人应佩戴一次性塑料手套,当到达公司或家里后将手套处理。

武汉肺炎爆发于春节,北上广深作为中国一线城市是流动人口最大聚集地。如何在这场灾难里保护自己和家人是我们首要考虑的。我们不应盲目恐惧病毒,但不做任何防护措施或省略某些防护措施则有可能伤害到我们。这次疫情里,一方面我们要相信政府及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最终能平息瘟疫;另一方面,作为老百姓,应该以适度恐慌兼过度防护的姿态保护好自己。毕竟多一份防护,多一个健康人,中国战胜这次瘟疫的时间就能提早一些。